1. 首页 > 星座生肖性格 > 文章页面

为什么东汉到三国时期人物都是单名(东汉为何分三国)

在汉末三国时期,大部分历史人物的名字为什么都是一个字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为什么东汉到三国时期人物都是单名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为什么东汉到三国时期人物都是单名以及东汉皇帝刘秀八字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马姓皇帝有哪些为什么东汉到三国时期人物都是单名马姓皇帝有哪些

历史上没有姓马的皇帝,姓马的历史名人:马援、马融、马良、马超、马致远等。

三国时期淮南的实力究竟多强大 它的强大一定程度上归功于邓艾

1、马援

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扶风郡茂陵县(今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人。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

新朝末年,马援投靠陇右军阀隗嚣麾下,甚得其器重。后归顺光武帝刘秀,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

2、马融

马融(79年-166年),字季长。扶风郡茂陵县(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经学家,东汉名将马援的从孙。

马融自少“美辞貌,有俊才”,早年随儒士挚恂游学,以数次拒绝朝廷辟命而名重关西。汉安帝时,马融入仕大将军邓骘幕府,历任校书郎、郡功曹、议郎、大将军从事中郎及武都、南郡太守等职。

3、马良

马良(187-222年),字季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马谡之兄。

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华名气,而马良是五人中最为出色。因眉毛中有白毛,人称白眉马良。因此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赞誉。

4、马超

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卫尉马腾之子。

东汉末年军阀,三国蜀汉名将,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征召马超入京为官,但都被马超拒绝。而后马腾入京被封为卫尉,马超就统领了马腾的部队。

5、马致远

马致远(约1251年-约1321年至1324年间),字千里,晚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著名戏曲家、杂剧家。

被后人誉为“马神仙”,还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作品《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为什么东汉到三国时期人物都是单名

大凡读过《后汉书》与《三国志》的人都知道东汉、三国时期的人物绝大多数都是单名,此之前朝(周秦、西汉),单名使用的频率更高.东汉从光武帝刘秀到汉献帝刘协13帝全系单名,他们是刘秀、刘庄、刘怛、刘肇、刘隆、刘祜、刘保、刘炳、刘缵、刘志、刘宏、刘辩、刘协.西汉皇帝中至少还有刘弗陵、刘箕子(刘衔)二人是复名,东汉皇帝居然一个也没有.

三国时的曹魏政权,曹操、曹丕、曹睿、曹芳、曹髦、曹奂都是单名;蜀汉政权,刘备、刘禅也是单名;东吴政权孙权、孙亮、孙休、孙和、孙皓也全是单名.至于大家熟知的三国人物如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孙坚、孙策、周瑜、鲁肃、黄忠、马超、袁绍、袁术、吕布、王佐、蒋干、夏侯淳、黄盖、陆逊、许褚、张辽、孟获、马稷、姜维、司马懿、司马昭、邓艾、华陀等,无一不是单名.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瑒、刘桢与“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亦全系单名.间或也有采用二字名的,但甚罕见.或为隐逸,如庞德公、邓卢叙等;或为艺人,如东方安世等;或为乳名不改,如刘盆子、郑小同等;或单称其字,如黄承彦、苟巨伯之属.

东汉(25-220年)、三国(220-265年)时期约有240年左右,如果再加上三国归于统一的西晋(265-316年),这一阶段约占300年.从中国姓名史考察,这300年是中国人盛行单名的第一个高峰时期.

为什么这一时期单名特别多呢?对此现象,古今论者意见不一.

以前一般解释为西汉末年王莽建立新朝后复古改制,“令中国不得有二名”所致.今人马来西亚学者萧遥天也采此说,萧氏在其(中国人名的研究)中说:“近读《汉书?王莽传》,始知单名之俗,出于王莽的倡导.原来莽辅政,便实施二名之禁,莽传有‘匈奴单于,顺制作,去二名’语,则二名之禁已见于诏令.莽又谓他的长孙王宗,因自画容貌被服天子衣冠,刻铜印三颗,与其舅合谋,有承继祖父大统的企图,事发,宗自杀,仍遭罪遣.有‘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并贬官爵,改封号.这又表示去二名,是示朝廷的宠遇,恢复二名,则以示贬辱.这么地一抑一扬,一褒一贬,对社会的影响便大了,至少造成人们对二名存在着低贱的观念.故王莽的政权十几年便下台,而去二名的习惯一直维持了三百年,便是魏晋以后,单名仍较二名为多呢.”王莽的“二名之禁”造成东汉、三国乃至西晋三百余年的单名大倡,这一观点或可自圆其说,故录以备存.

但是,王莽政权介乎两汉之间,仅仅只有短短的15年(9—23年)时间.尽管王莽打着“奉天命”的旗号,雷厉风行地复古改制,认为“秦以前复名盖寡,遂禁复名”,并直接下诏对单名、复名进行褒贬.然而王莽掌权的时间毕竟短暂,不可能将他的号令统一实施于全国各地;即使上上下下都在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二名之禁”,在这15年中,至多也只有一代人实行,15年之后,王莽的新朝即已崩溃,其禁令不可能会对以后三百年的历史再发生影响.故,王莽“二名之禁”并非是促使东汉、三国盛行单名的根本原因,而只能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

对此,清人凌扬藻在《蠡勺编》卷二十七中曾提出过质疑:

“王氏懋《野客丛书》曰:‘后汉人名,无两字者,或谓以王莽所禁故尔.’仆观《匈奴传》,莽奏,令中国不得有二名,因使者以风单于,宜上书慕化,为一字名.或者之说,不为无据.仆谓莽窃取国柄,未几,大正天诛,汉家恢复大业,凡蠡伪之政,一切扫除,不应独于人名尚仍莽旧.“然后汉率多单名者,殆承袭而然,非为莽也.”

《蠡勺编》的这一观点是有见地的.正如任何文化都具有传承性一样,作为中华民族重要文化现象之一的姓名文化,同样具有传承性的特点.文化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活的流体,是沟通人与人、上代与下代、群体与群体、社区与社区等共存关系的一种社会活动过程.每一代人都需要从上一代人那里承接社会文化的遗产,并把它们传继给下一代人,使文化成为一个不间断的连续存在,每一个社会、民族或群体都通过不断继承形成文化传统,并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和创造出新文化.

东汉、三国、西晋三百余年间之所以盛行单名,究其根源,乃是一种文化传承现象.

中国人的姓名符号形式,从周、秦以来,一直是以单名为主,崇尚单名已成一种社会潜意识.周秦时代虽崇尚单名,但并不禁止二名,更无讥讽二名的道理.对此,我们已在上文所述尧、舜、禹及夏、商、周帝王中多有二名,即已可证.由于数千年的习俗使然,取单名之俗自然会代代传承下来,而不可能会在某一天早晨突然发生改变.

所以,拙见以为西汉以降的三百余年间盛行单名,只不过是继承前朝取名传统而已,并非如萧遥天氏所谓“单名之俗,出于王莽的倡导”.当然我们这样说,也不是全盘否定王莽

“禁二名”的作用.王莽颁布的“令中国不得有二名”,对于长期实行单名习俗的中国姓名制度来说,乃是起了一种“雪上加霜”、“火上浇油”的作用,使其原先崇尚单名的社会潜意识,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同样,《公羊传》所谓“二名非礼也”、“《春秋》讥二名”的说法,尽管证据不足,但由于该书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环境里,影响较广(董仲舒就是治公羊学的),所以也会对崇尚单名的社会潜意识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由于周秦西汉几千年间,崇尚单名的取名习俗,在东汉以后仍被承袭继续了下来,并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再加上王莽“二名之禁”与《公羊传》“二名非礼”对社会潜意识的影响作用,这才造成了东汉以后三百余年间盛行单名的社会风气.当然这一见解,是否合乎历史本相,见仁见智,尚冀大雅君子有以教之.

那么,为什么汉晋之间的单名会特别多呢?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乃是为了便于避讳.避讳起于西周时期,凡君主与尊长的名字不得直书或直说,必须用其他方法回避之.周代起初只避死人之名,《左传?桓公六年》云:“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周代用避讳事奉神灵,人死之后,他的名字就必须避讳.因只避死人之名,不避活人之名,需要避讳的文字并不多,尚未因避讳而造成人名、物名的混乱,所以复名在两周时期大有人在.如周孝王名辟方,周平王名宜臼,周哀王名去疾,郑庄公名寤生,晋文公名重耳,齐桓公名小白.

进入秦汉特别是汉代就大不同了,为了巩固、强化封建专制统治和皇权,维护帝王唯我独尊的神圣地位,帝王一即位,.就必须避讳,不但死名要避,活名也要避.如秦始皇名政,便改“正月”为“端月”,或读作“征月”.汉高祖名邦,改“邦”为

“国”.东汉光武帝名秀,以“茂”代“秀”,改“秀才”为“茂才”.汉安帝之父名庆,改“庆”为“贺”,于是姓庆的都改成为姓贺.

避讳之制在汉晋时代越来越密,汉律已有触讳犯法的规定,汉宣帝元康二年(前64年)曾诏日:“今百姓多上书触讳以犯罪者,朕甚怜之.其更讳询,诸触讳在令前者,赦之.”(《汉书?宣帝纪》)两晋朝廷曾多次讨论避讳,使讳制更趋复杂.东晋避后妃讳特多,并列入讳榜,令天下同讳,是一朝同制.

由于秦汉以来讳制越来越密,这就势必产生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上上下下需要回避更改的文字也必然越来越多,由此造成了人名、地名、官名、书名、年号等的种种混乱;甚至追改古书,如将《春秋》改为《阳秋》,《庄子》改为《严子》.

为了尽量克服避讳带来的弊端,减少讳字,汉晋时代的帝王采取了两种约定俗成的取名方法:

一:是大量采用单名(单名所讳之字比之复名要少一半).从帝王世系中可知,西汉15帝,仅有2个复名;东汉13帝全系单名;三国曹魏5帝、蜀汉2帝、东吴4帝也全系单名;两晋从晋武帝司马炎到晋恭帝司马德文,15帝中仅有2个复名.统计从西汉至东晋(前206-420年)626年之间,54个帝王之中,仅有4人是复名,单名约占94%.由此可见当时的单名之盛.帝王采用单名,这就大大减少了讳字.东汉何休在《春秋公羊解沽》中指出:帝王采用单名是为了便于避讳,“其为难讳也,一字为名,今难言而易讳.”

二:是采用冷僻字取名.东吴景帝孙休为四子取名、字,太子名震(音湾)字商(音迄),次子名奥(音觥)字粟(音礥),三子名壾(音莽)字显(音举),四子名寇(音褒)字奖(音拥)(《三国志?吴书?孙休传》注引《吴录》孙休诏).此八字世人少用,以使人难犯易避也.西汉至东晋54帝中,采用冷僻字或不太常用的字取名者大有人在,如:西汉有汉元帝刘奭(音式),汉成帝刘骜(音傲),汉平帝刘衎(音看,又名刘箕子);东汉有汉章帝刘坦,汉和帝刘肇,汉质帝刘缵,汉少帝刘辩;三国有魏明帝曹睿(音锐),高贵乡公曹髦(音毛);西晋有晋怀帝司马炽,晋愍帝司马邺;东晋有晋元帝司马睿,晋穆帝司马聃(音丹),晋废帝司马奕,晋简文帝司马昱(音玉).由于臣民对帝王的称呼另有一套专门用语,如天子、皇帝、皇上、上、今上、皇、帝、陛下、圣人、圣上、明主等,帝王的名字不像凡人那样常用,所以采用冷僻字取名不会发生人名称谓困难的问题.

汉晋时代的帝王既采用单名,又采用冷僻字与不太常用的字取名,使其名避免了“难言而易讳”,既减少了讳字,又便利于避讳,可谓“鱼与熊掌兼得”.“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语)这一来,其他高官贵爵乃至士农工商,为了维护自己在一家之中的尊严又便于避讳(避家讳),也纷纷采用单名.于是,神州大地单名大倡,《后汉书》、《三国志》所见之人名,几乎全是单名.直到西晋“八王之乱”后,中国进入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出现五胡乱华十九国,少数民族纷入中原,避讳制度遭受严重冲击.避讳既无定制,宽严随意而异,这一来,取名字也就不必再顾虑便不便于避讳.于是,神州大地复名又逐渐多了起来.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为什么三国演义中人名基本都是单名呢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