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云南算命很厉害的师傅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云南算命很厉害的师傅以及老北京有什么习俗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求有关语言艺术的相声词老北京有什么习俗世界上有三种人惹不起【惹不起的三种人】相声文本对口相声反正话表演者:马季唐杰忠
甲: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
乙:对
甲:相声演员讲究的是说学逗唱,这相声演员啊!最擅长说长笑话,短笑话,俏皮话,反正话。
乙:这是相声演员的基本功啊
甲:相声演员啊,脑子得聪明。灵机一动马上通过嘴就要说出来,
乙:对对对对
甲:嘴皮子也要利索
乙:是啊
甲:像您这个
乙:我特别合适
甲:什么合适啊,这嘴唇,像鞋低子似的!
乙:有那么厚嘴唇子吗?
甲:像你这嘴说相声不合适,
乙:谁不合适啊,告诉你,脑袋聪明
甲:是啊
乙:嘴皮子利落,
甲:你啊
乙:说什么都行!
甲:你别吹,我当着个位老师和同许我来考考你,咱们来一段反正话
乙:什么叫做反正话呢?
甲:就是我说一句话,你把这句话翻过来再说一遍,能说上来就算你聪明!
乙:咱们可以试试
甲:说来就来,我的桌子
乙:。。。。。。
甲:我的桌子
乙:我的桌子
甲:唉,你怎么这么笨啊,我说我的桌子,你就要说我得子桌
乙:哦,我明白了
甲:明白啦!下面我们开始。从头说到脚!看你反映怎么样啊!
乙:没问题!
甲:我脑袋
乙:我呆脑,我呆头呆脑的啊!
甲:我脑门子,
乙:我没脑子!
甲:我眼眉
乙:我没眼!
甲:我眼珠
乙:我猪眼,不像话啊!
甲:我鼻子
乙:我子鼻
甲:我鼻梁子
乙:我量鼻子,我量他干吗啊!
甲:我觜!
乙:。。。。。。我咬你!
甲:咬我干什么啊!
乙:这一个字的怎么翻啊!
甲:那依您的意思呢?
乙:得说字儿多的
甲:哦,字多一点,好了!我觜里又牙
乙:我牙里又觜,我成妖怪了!你换的词儿行不行啊,
甲:不说这个啊?咱们报一回小说人物!
乙:哪不小说呢?
甲:咱们就报一回《西游记》里得人名。
乙:您来吧!
甲:我是唐三奘
乙:我是奘三唐
甲:我是猪八戒
乙:我是戒八猪
甲:我是沙和尚
乙:我是和尚三,我怎么又成三个和尚了!
甲:我是孙猴子
乙:我是猴孙子!你说点好的!
甲:点好的,咱俩逛逛花园,报报花名
乙:逛花园?那好啊
甲:可在逛花园之前我有一个要求,
乙:什么要求!
甲:速度要比刚才快一点另外要带上动作。
乙:带动作我会啊,是这样吗(参着甲,像恋人一样在舞台上走一圈)
甲:什么啊!我是说在逛花园的时候要用这两个手指头指着自己的鼻子,得美一点,得这样(动作),会吗?
乙:没问题,我这人最会美了!
甲:那咱们现在开始啊
乙:好
甲:我逛花园
乙:我花园逛
甲:我是牡丹花
乙:我是花牡丹
甲:我是芍药花
乙:我是花芍药
甲:我是茉莉花
乙:我是花茉莉
甲:我是狗尾巴花
乙:我是花尾巴狗
《对春联》(对对子)——李德钖张寿臣传本
甲要说你们艺人还真有点学问。
乙怎么看得出来呢?
甲我听你们这大鼓词挺文明,里边有不少学问呢。可相声就差点了!
乙你还别看不起我们艺人,你要真有学问,咱们连连句,怎么样?
甲噢,咱俩人在这儿对一回对子,那可不行!
乙怎么不行?
甲回头我出个上联,您对不上下联来,显着我窝您,我不落这个。
乙嘿!你准知道我对不上下联啊!
甲您比我年长,我要把您气个好歹的,这也不合适呀!
乙别说了!你不是怕我对不上下联吗?这么着,我出上联,您对下联,这回行了吧?
甲哎呀!这当然要比我出上联要保险。不过,您得告诉我,今天都准备出那几付上联?
乙干嘛?
甲我心里得有谱啊!
乙噢,你那意思得出常见的,常说的,我的上联要是“忠厚传家久”。
甲我这下联是“诗书继世长”。
乙我出上联“趁心生意源头活水”。
甲我对“得志经营锦上添花”。
乙“买卖兴隆通四海”。
甲“财源茂盛达三江”。
乙“本固枝荣”。
甲“根深叶茂”。
乙“上天言好事”。
甲“回官降吉祥”。怎么样,对答如流吧?
乙俗不可耐。就这个啊,两字。
甲合格。
乙不算!
甲白对了!
乙这都是街面上常见的,谁对不上来啊?咱得来点难的,深的,新鲜的。
甲来点新鲜的行,可你要胡编也不算!
乙我干嘛胡编哪!我也不拿绝句吓唬人,咱靠的是经多见广,胸有城府,对起来得有个意思。
甲那咱拉线瞧活,您就出题吧!
乙这一说你还真是“冰出于水寒于水”。
甲您放心,“青出于蓝胜于蓝”。
乙这是哪儿上的?
甲荀子《劝学篇》,这就叫信手拈来,恰当巧妙。
乙我这是“雅室何须大”。
甲我这是“花香不在多”。
乙“曾经沧海难为水”。
甲“除却巫山不是云”。
乙“春蚕到死丝方尽”。
甲“蜡炬成灰泪始干”。
乙“鲍鱼之肆迎面臭”。
甲“芝兰之室扑鼻香”。
乙谁香?
甲谁臭?
乙你哪点香?
甲我哪点也不臭。
乙我不是说你,你别杯弓蛇影。
甲我不怕你说,何必欲盖弥彰!
乙你这是拾毛栏的上河边——多余!(谐音)
甲你这是怀里揣马勺——盛心!
乙还对哪!
甲怎么样?
乙这是小试锋芒,你再听这上联,“如曼倩化身滑稽突梯开通民智"。
甲这怎么讲?
乙曼倩就是东方朔,是古代的乐人,滑稽善辩,我们说相声的就好比是东方朔的化身。所以是“如曼倩化身滑稽突梯开通民智”。
甲你听下联“似凫西再生慷慨高歌醒世金铎”。
乙这个下联好。
甲这是说你们这唱大鼓的,好比是木皮散人贾凫西,说唱故事,打动人心。所以是“似凫西再生慷慨高歌醒世金铎”。
乙有意思。咱来点雅俗共赏的。
甲对,要俗不伤雅。
乙那你听这个:“热面茶”。
甲我对“凉米汤”。
乙我这热面茶可烫嘴。
甲我这凉米汤可祛暑。
乙再听这个:“粳米粥”。
甲我对“嘎巴菜”。
乙怎么还有嘎巴莱啊!
甲“梗米粥”是北京的,我这“嘎巴莱”是天津卫的。
乙我这梗米粥可以放糖。
甲我这嘎巴莱可以搁辣椒糊。
乙嘿!你再听这个:“马牙枣”。
甲我对“羊角葱”。
乙“马吃马牙枣”。
甲“羊啃羊角葱”。咱别老在吃的上转!
乙那在节气上找找。“一夜连双岁”。
甲我对“五更分二年”。横批是“大年三十”这有什么哪!你有新鲜的吗?
乙你听这个:“十五月半月不半”。
甲怎么讲?
乙农历每月十五,虽然是一个月过了一半,可是你看月亮是园的,所以这叫“十五月半月不半”。
甲嗯。听这个:“二九年终年未终”。
乙怎么讲?
甲每年腊月三十是除夕,到二十九也就是年终了,可离三十还差一天,这叫“二九年终年未终”。
乙那要赶上腊月是小进呢?
甲……这不带小进!
乙听这个:“一夜五更半夜二更半”。
甲我对:“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中”。
乙“二月春分,八月秋分,昼夜不长不短”。
甲“三年一润,五年再润,阴阳无错无差”。
乙行啊!
甲那还用说,这叫“虽不中而不远矣!”
乙瞧这酸劲。还有哪!
甲你拣好的说。
乙“一大天中日月明良月为朗”。
甲嚯!听着费解啊!
乙这才难对呢!
甲怎么?
乙这是拆字,一大不是念天吗?日月为明,良字加一个月字念朗。用这仨字组成一联对子是“一大天中日月明良月为朗”。
甲好!你听下联:“山石岩前古木枯此木是柴”。
乙怎么讲?
甲山石念岩,古木念枯,上此下木念柴,这就叫“山石岩前古木枯此木是柴”。
乙还真是合情合理,我这有天有日有月。
甲我这有山有石有木。这就叫“虽不中不远矣!”
乙又来啦!咱们拿北京地名说几副对子。
甲地名也能对对子?
乙那怎么不行?苏东坡说过:“天下无语不成对”。
甲那您说吧!
乙你听“四川营儿”,有这地名吧?
甲有,这怎么对啊!
乙那就看你对北京地名熟不熟了!
甲地名熟也不一定对得恰当啊,您上联“四川营儿”我对“陕西巷儿”。
乙“一尺大街”。
甲有这地方儿吗?
乙有,就在杨梅竹斜街西头。
甲我对“半截胡同”。
乙在哪儿?
甲菜市口。
乙嗯。听这个“镇江上坎儿”。
甲我对“苏州下坡儿”。
乙我这仨地名合起来是个对子上联,“四川营一尺大街镇江上坎”。
甲我这儿合起来是“陕西巷半截胡同苏州下坡”。
乙好。是个下联。你再听这个:“黑塔寺不见黑塔”。
甲“白云观没有白云”。
乙“八里庄儿何足八里?”。
甲“三家店儿岂止三家?”。
乙“蚕池口养蜂夹道未见吐丝酿蜜”。
甲“火把场喇嘛胡同怎能吹气冒烟”。
乙“小王庄上梨栈南市三不管”。
甲又改天津地名了。你听“大红桥前鼓楼西开咸水沽”。
乙行,行!真有两下子。
甲还有好的吗?
乙听这个“小老鼠偷吃热凉粉”。
甲我对“短长虫缠绕矮高粱”。
乙“汉瓦当文延年益寿”。
甲“周铜铸字富贵吉祥”。
乙“道旁麻叶舒青掌”。
甲“池内荷花攒粉拳”。
乙“道旁麻叶舒青掌,要甚要甚?”。
甲“池内荷花攒粉拳,打谁打谁?”。
乙“土城土环城成土”。
甲“金镜金熔镜竟金”。
乙“墨童磨墨墨溅墨童一馍墨”。
甲“梅香添煤煤爆梅香两眉煤”。
乙我这可有讲儿。
甲我也能解。
乙我这墨童是古代给念书的公子伴读的书童。墨童一手研墨,一手擎着白面馍正想吃呢,一不小心,墨溅出来了,白面馍变成黑煤球了。所以是“墨童磨墨墨溅墨童一馍墨”。
甲我这是梅香往火炉里添煤,煤里有爆煤,“叭!”爆起来的煤渣正崩到梅香的两道眼眉上,所以叫“梅香添煤煤爆梅香两眉煤”。
乙这要爆到眼珠里怎么办?
甲她戴着眼镜呢!这不能找真儿。
乙咱们这回,先解后对,我说一件事:我有个男孩,我叫他童子,他拿竹杆打落了院里梧桐树的桐子,他挺高兴。
甲你说这个干嘛?
乙这就是一个对子上联:“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落”。
甲我对下联也得先说个事。我这是我们街坊的一个小女孩儿,我管她叫丫头,她爱啃鸭子的头,可她又嫌咸。这就是你那对子的下联。“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咸”。
乙瞧这劲费的!
甲你把压箱子底的拿出来。
乙你再听这个:“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甲“水牛下水水漫水牛腰”。
乙“犬行雪地梅花五”。
甲“鸡踏霜桥竹叶三”。
乙“鸡犬过霜桥,梅花衬竹叶”。
甲“侯马行雪地,佛手配香橼”。
乙“厅前种竹先生笋”。
甲“庙后栽花长老枝”。
乙我能改字。
甲我也能改字。
乙我这笋不是竹笋,是损坏的损。
甲我这枝不是花枝,是知道的知。
乙怎么讲呢?
甲你先讲。
乙有一个教书的先生,他给人家教家馆,庭院里有儿棵嫩竹,先生老拿手晃悠它,一不留神,把人家的竹子损坏了!这么个“厅前种竹先生——损”。
甲那位先生这么手碎啊!我这是一座和尚庙,小和尚爱养花,就在庙后栽了一块花地,芳草如茵,多好啊,师兄把这事告诉长老,长老说,我已经知道了!这叫:“庙后栽花长老——知”。
乙这位长老倒好说话儿。“河内荷花和尚采去何人戴”。
甲“市上柿子师傅买去是谁吮。”。
乙吮啊!
甲喝糖罐儿嘛!你还有好的没有?
乙听这个,“"南大人向北征东讨西战”。
甲“春掌柜卖夏布秋收冬藏”。
乙我是东西南北。
甲我是春夏秋冬。
乙“学生看檐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甲这是怎么回事?
乙小孩数房檐上的瓦。
甲噢。我对“先生算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乙“北雁南飞双翅东西扇上下”。
甲“后车前辙两轮左右走高低”。
乙我是北雁往南飞。
甲我是后车走前辙。
乙我是双翅东西——
甲我是两轮左右——
乙我这扇上下——
甲我这走高低——高低即是上下,上下即是高低,这叫“虽不中不远矣!”
乙又来了!你先别得意,还有难的!“佛手献佛,佛伸佛手,佛拿佛手,佛喜爱佛手,佛夸佛手香"。
甲这是对子还是绕口令啊!
乙“绕口令”干嘛?这都有讲啊?
甲怎么个“佛手献佛”?
乙我说的这佛,是西藏来的喇嘛活佛,我这佛手是水果店里卖的那种佛手。活佛接过来一闻清香无比,挺喜爱,这叫“佛手献佛,佛伸佛手,佛拿佛手,佛喜爱佛手,佛夸佛手香"。
甲听下联。“鸡眼喂鸡,鸡睁鸡眼,鸡瞅鸡眼,鸡不吃鸡眼,鸡嫌鸡眼臭”。
乙你这有讲吗?
甲有啊!
乙你这鸡眼是鸡的眼睛吗?
甲拿鸡的眼睛喂鸡,那得多少只鸡啊!是修脚的修下来的鸡眼。
乙好嘛!
甲拿这种鸡眼喂,鸡能满意吗?鸡这一睁眼,看看有什么吃的,拿嘴一鹐,咳!臭的!这就叫“鸡眼喂鸡,鸡睁鸡眼,鸡瞅鸡眼,鸡不吃鸡眼,鸡嫌鸡眼臭”。
乙干脆,咱再来一副绝对,你要能对上来,我就服你。
甲我能对上来,就不算绝对!
乙你别少年气盛,听着,“朱门酒肉臭”。
甲“路有冻死骨”。这叫绝对啊!这是杜甫的诗。
乙我知道,咱就把这两句的意思用到现在说一副对子。
甲这可个别,您说上联:
乙“阔大爷,上饭庄,花天酒地,猜拳行令,得意,得意得很!”
甲我对“穷苦人,走河坝,愁眉苦脸,满腔悲愤,哎唷!哎唷!哎唷!”
乙这是干嘛?
甲扛大个!
戏剧与方言
甲做一个相声演员不容易,起码的条件得会说话。
乙这个条件容易,谁不会说话呀?
甲说话跟说话不同,一般人说话只要把内容表达出来,使对方领会了就行啦。
乙那么说相声呢?
甲就得用艺术语言。相声主要靠着语言表达。我们说的是北京话。
乙是呀。
甲可是外埠观众也听得懂,因为我们说的北京话,接近普通话,不是北京土话,是精练的北京话。经过了提炼,经过了加工,并且,经过了消毒!
乙消毒?
甲啊。
乙语言里有什么毒哇?
甲你不懂语言学,在一九五一年六月份《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社论:《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纯洁和健康而奋斗》,既然有不纯洁和不健康的,就有有毒素的。
乙噢。
甲我们的话(对观众)您放心听,管保中不了毒!
乙中毒?那哪儿能啊?相声的台词儿语言得精练。
甲相声语言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而逻辑性强。
乙哎。
甲地道的北京上话说起来罗嗦,什么名词、副词、代名词、感叹词用得大多!
乙那您举一个例子,罗嗦的北京土话怎么说?
甲比如说,哥儿俩,住在一个院里,一个在东房住,一个在西房住,夜间都睡觉啦,忽然那屋房门一响,这屋发觉啦,两个人一问,一答,本来这点儿事讲几个字就能解决,要用北京土话能说得罗哩罗嗦一大堆!
乙那怎么说?
甲那屋房门一响,这屋发觉啦。“哟嗬!”
乙“哟嗬?”
甲啊!先来感叹词。
乙好嘛。
甲“哟嗬!那屋‘光当’一下子,黑更(jing)半夜,这是谁出来啦?一声不言语,怪吓人的!”
乙嗬!这一大套。
甲回答的更罗嗦啦:“啊,是我,您哪,哥哥,您还没歇着哪(睡觉的意思)?我出来撒泡尿。没有外人,您歇您的吧,您甭害怕,您哪。”
乙这是比那个罗嗦。
甲这位还关照他哪:“黑更半夜的穿上点儿衣裳,要不然冻着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明儿一发烧就得感冒喽。”
乙嗬!
甲“不要紧的,哥哥,我这儿披着衣裳哪,撒完尿我赶紧就回去,您歇着您的吧,有什么话咱们明儿见吧,您哪。”
乙这够多少字啦?
甲三百多字。要用精练的北京话说这个事,把它分成四句话,甩十六个字。
乙一句话用四个字?
甲哎。
乙您说说。
甲那儿屋门一响,这儿发觉啦。“这是谁呀?”
乙嗯,四个字。
甲回答也四个字。“是我您哪。”“你干吗去?”“我撒泡尿。”
乙嗯!这省事多啦。
甲还有比这省事的呢。
乙哪儿的话?
甲山东话。同是四句话用十二个字就行啦。
乙噢,三个字一句?
甲哎,那儿屋门一响,这儿发觉了一问:(学山东话)“这是谁?”
乙嗯,三个字。
甲回答也是三个字。(学山东话)“这是我。”“上哪去?”“上便所。”
乙这是比那省事。
甲嗯!还有比这省事的。
乙哪儿的话?
甲上海话,也是四句话。
乙用多少字?
甲八个字。
乙两个字一句。
甲那儿屋门一响,这儿发觉一问:(学上海话)“啥人?”“我呀。”“啥(事)体?”“撒尿。”
乙嘿!有意思,这真省事。
甲不,还有比这省事的哪。
乙哪儿的话?
甲河南话。
乙用几个字?
甲四个字。
乙一个字一句?
甲哎。
乙怎么说?
甲那儿屋门一响,这儿发觉了一问:(学河南话)“谁?”“我。”“咋?”“溺!”
乙嗬,这也太省事啦!
甲不,还有比这省事的。
乙哪儿的话?
甲哑巴!
乙废话,哑巴不算,您说的是各地的方言。
甲是呀,各地有各地的方言,各地有各地的艺术。
乙对。
甲说相声就得用北京话。
乙那是,相声是北京的土产嘛。
甲哎,可是不归土产公司卖。
乙卖?这是地方剧的一种。
甲北京地方的戏曲,相声、单弦儿、京戏。
乙京戏,就带着地方名儿哪。
甲京戏的唱、念,除了有几个字上口,大部分是北京音,他不管剧中人是什么地方人,也得北京味儿,比如《空城计》——
乙主角儿是诸葛亮。
甲一念白是这味儿:“我把你这大胆的马谡哇,临行时,山人怎样嘱咐与你,叫你靠山近水,安营扎寨,怎么不听山人之言,偏偏在这山顶扎营,只恐街亭难保。”
乙嗯!是北京味儿。
甲本来诸葛亮不是北京人。
乙是呀,山东人。
甲山东诸城。山东人说话什么味儿?都这味儿:(学山东话)“喂!我说老张,你上哪儿去啦?”“哎!我上北边儿。”“你上北边儿干什么去啦?”“上北边儿那个地场找个人。你没事吗?咱一道去要吧。”
乙对!这是山东话。
甲你听京戏,一点儿山东味也没有。
乙那是怎么回事?
甲这么唱就不好啦:诸葛亮坐大帐,拿起令箭一派将(学山东话):“我说马稷哪去啦?”
乙对!
甲(学山东话)“马谡听令。”“是。”
乙噢!也这味儿?
甲(学山东话)“叫你去镇守街亭,你可敢去呀?”“丞相你说什么?不是镇守街亭吗?小意思,没大关系,告诉你说吧,交给我你就X(左贝右青)好儿吧!”“马谡我告诉你说,那街亭虽小关系重大!街亭要是一丢,咱们大家全都玩儿完啦!”
乙这像话吗?
甲京戏没有这样唱的。
乙这样唱就不能叫京戏啦。
甲是呀,它不管剧中人是山东的、山西的,全得北京味儿。
乙是呀,剧中人也有山西人哪。
甲啊!关云长就是山西人,在京戏上出现就一点儿山西味儿也没有,比如唱《古城会》——
乙关公戏。
甲唱〔吹腔〕:“叫马童,你与爷忙把路引,大摇大摆走进了古城。”
乙对,完全是京字京味儿。
甲念白也是这样:“马童,抬刀备马。”
乙有劲!
甲可是山西人说话没有这么硬。山西话好听。
乙山西话什么味儿?
甲山西活这味儿:(学山西话)“老王!你上哪儿啦?工作很好吧?没有事到我家去吃饭吧。”
乙对,是这味儿。
甲京戏演关云长要这味儿也不行啊。
乙怎么?
甲关云长一叫板这味儿:(学山西话)“马童,抬刀备马,咱们一块儿走吧。”
乙嗐!京戏没有这样唱的。
甲地方戏都有地方色彩和方言。
乙对。
甲北方的地方戏,北方人都听得懂。
乙南方的地方戏呢?
甲那得看他用什么话演啦,要是用官话演,北方人就听得懂,用纯方言演戏,北方人就听不懂。我在上海时候有几种戏,我就听不懂。
乙怎么?你不懂上海活?
甲我刚到上海的时候净误会。
乙怎么?
甲人家说话我不懂啊,到理发馆去刮脸洗头,敢情名词不一样。
乙刮脸怎么说?
甲修面。(学上海话)讲上海话,修面。
乙“修面”。洗头啊?
甲你一听就得害怕,叫“汰(音近似打)头”。
乙(误会汰为打)打头?
甲哎!洗什么东西都说汰。咱们说洗一洗,上海话说汰一汰。
乙洗什么东西都叫打?
甲啊。
乙比如说洗洗手绢儿?
甲(学上海话)“汰汰绢头。”
乙嗯?
甲“汰汰绢头。”
乙嗯。洗洗大褂儿?
甲(学上海话)“汰汰长衫。”
乙(没听清)打?……
甲“长衫。”
乙嗯。洗洗袜子?
甲(学上海话)“汰汰袜(音近似麻)子。”
乙嗯?
甲“汰汰袜子!”北方人麻子一听就得跑!
乙怎么?
甲要打麻子啦!
乙听着是像。
甲我在上海的时候,到理发馆去刮脸,因为把话听误会啦,闹了一个笑话儿。
乙怎么?
甲我到理发馆,“你给我(指自己脸)刮刮。”
乙你干吗比划呀?
甲我怕他听不懂我的话。
乙结果呢?
甲人家乐啦!(学上海话)“好格,侬坐下来。”
乙嗯?
甲我说,“我是在屋里呀?”(学上海话)“勿是,是要侬坐下来!”
乙什么话?
甲让我坐下。
乙这话是不好懂。
甲是呀,我坐下他给我刮脸,刮完脸他指着我的脑袋问我:(学上海话)“喏!依汰一汰好吗?”
乙(惊愣)怎么,要打你?
甲我想解放后不准打人啦,(怀疑地)怎么刮刮脸还得打我一顿?”
乙你可以问问他呀。
甲我问啦。我说:“你是就打我一个呀,是来这里的客人都打呀?”
乙他说什么?
甲(学上海话)“一样格,通通汰格。”
乙骨文啊!通通打?
甲我一想通通全打,咱也别给破坏这制度哇!
乙啊?
甲(无可奈何地)打吧!
乙打……
甲给我洗头、吹风,完了拿过镜子一照:“好啦呀!”
乙好啦?
甲我说,你怎么不打我啦?(学上海话)“汰过啦。”
乙打过啦?
甲(迟疑)我怎么一点不疼呀?(向乙)你说这个误会多可笑哇!
乙不懂方言是得误会。
甲这还不要紧,这只是生活中的问题。若是在工作中产生误会,那不知要多大的损失呀。
乙是呀,那可糟糕啦。
甲中国人说的话,中国人听不懂。
乙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呢?
甲这是因为中国地大人多,旧中国的经济落后和长时期的封建割据,交通不便,所以才有这个现象。
乙嗯。
甲现在好啦,中国空前的统一了,经济繁荣啦,交通也便利啦。山南海北的人能在一个岗位上工作。
乙那也不行啊,说话彼此不懂怎么办呢?
甲所以现在提出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呀,为了汉字将来走向拼音文字的道路,现在提倡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北京音为标准的普通话。将来大家都学会了普通话就好啦。现在广播电台上说的这种话,就是普通话,这又好听,又好学。
乙将来要是都说普通话那可好啦。要不然都说方言多困难哪!你说话我不懂,我说话你不懂。
甲是呀,过去我看地方戏我就有这样感觉,越剧多好哇?
乙是好哇。
甲你听不懂词也是没意思。
乙哎,到北方来的越剧团我听得懂啊。
甲到北方来的越剧团已经不完全是绍兴方言啦。有的用官话啦。
乙官话。
甲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普通话。
乙噢。
甲要用绍兴方言唱,你就听不懂啦。
乙是吗?
甲我唱几句你听是什么词儿。
乙好!你唱唱。
甲你听着啊:(用绍兴方言唱)“天花传布快如飞,传到东来传到西,空气之中能散布,一经染到便难医。”你说我唱的是什么?
乙我不知道。
甲你为什么不知道?
乙我……我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甲因为你不懂绍兴方言。
乙哎,对啦。
甲还有一种苏州的曲艺,叫弹词。
乙弹词我知道哇。
甲你不懂苏州话,唱词就很难懂。
乙你唱几句试试。
甲咱们这儿北方人多,我要唱,我得先用普通话把词儿介绍一下。
乙对。
甲我学两句《林冲发配》。请大家注意!您要有日记本儿,最好是您把它写下来。
乙啊?听相声还得记录?
甲(对观众)能记录的尽量记录,听完了以后咱们分组讨论。
乙啊?这又不是听报告,没必要讨论!
甲噢!(对观众)那听完以后就自由活动吧。
乙这不是废话吗。
甲我唱林冲发配,刚一出东京那两句。
乙什么词儿?
甲“可恨高俅用毒谋,害得我披枷带锁配沧州。”北京人学苏州话还很费劲,口型都得变了才像苏州音。
乙好!你唱唱。
甲(学唱弹词)“可恨高俅,”
乙(听见不是“俅”字,忙问)哎,俅字儿?
甲(讲苏州话)不是,俅。(继续唱)“用毒谋,”
乙谋哇?
甲(全用苏州话)不是,谋,“害得我披枷带锁配沧州。”
乙州哇?
甲(全句用苏州话)不是,州!
乙嗬!可真费劲。
甲北方人学苏州话难,苏州人学北方话不难。
乙是吗?
甲弹词演员都会说普通话。他们表演的时候有苏白,有京白,他们念的京白就是普通话。
乙噢,那么唱呢?
甲唱,是用苏州方言,地方色彩嘛。你要唱京戏用苏州话念白,准不好听。
乙人说苏州话好听啊。
甲那说的是苏州人讲话好听,不是说用苏州话唱京戏。
乙噢。
甲苏州人说话是好听。有一回我在路上走,旁边儿有两个女同志说话儿,我一听是苏州话,真好听!
乙你学学怎么说的?
甲(用苏州活)“你到啥地方去?”“大马路白相白相。”“到我此地来吃饭好呀?”“我勿去格。”
乙是好听。
甲可是要用苏州话唱京戏念白准不好听。
乙是吗?
甲比如唱《朱砂痣》。
乙老生戏。
甲老生叫板有这么一句道白:““丫鬓掌灯,观看娇娘。”这句词儿用北京话说没有
一、逛庙会
说道北京民俗,那一定少不了逛庙会。早在我国古代的秦汉时期,北京就已经是北方地区的重镇了,特别是在元、明、清在此处建都之后,进一步的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底蕴,促使了寺庙文化的兴起,从而衍生出了逛庙会这样的民俗习惯。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北京的寺庙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有着近一千多座,位列全国的首位,也是因此使得这座城市几乎是一年三百六十五条都有着庙会这样的民俗习惯。
在随着历史不断的变迁,北京依旧是完整保留着这样的民俗文化,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白云观、白龙潭与地坛等,它们形成了现代北京的一道独特风景线,让世人对此铭记于心,也成为了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吃烤鸭
说完了北京民俗文化中的文化类型,那么饮食也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众所周时,北京烤鸭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代表之一,它最早是诞生于明初年间,当时的皇帝朱元璋由于热爱烤鸭,导致宫廷中的御厨是想尽办法,最终研制出了闻名的“北京烤鸭”,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大门派为“全聚德”和“便宜坊”。
三、喝豆汁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来北京要是没尝试过豆汁真不算来过北京”。据说豆汁最早是诞生于辽宋时期,真正被大众所熟知是在清朝,当时的乾隆皇帝将这种饮品引入了宫廷之中,使其成为了宫廷的御膳,由此促使了豆汁在北京的发展,从而成为了民间大众化食品。
由于豆汁中含有十分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成分,所以有着非常好的保健效果,尤其是在夏天,能够很好的祛暑、清热以及开胃。但是也由于豆汁的是发酵而成,会带有十分中的泔水味,许多人都是无法接受的,也是因此让豆汁北京的一大特色。
四、爬景山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中国是一个十分注重传统文化的国家,而孝道也是传承了千年之久,北京的景山正好象征者这样的文化习俗。
说道北京民俗,那么爬山祭祖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景山就是一大特色。这座公园正式形成是在元朝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明清时期逐渐的成为了祭祖追思的重要场所,以此来发扬我国的“孝道文化”,让游客在游览美景的同时铭记历史文化。
五、听京剧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北京民俗之一。京剧是由徽剧衍生而来,随着各类戏曲文化的不断交流和融合,于是诞生了现在我们所看见的京剧,它早在清朝时期就成为了当时最受欢迎的文化活动,深受无数老百姓的喜爱,还因此诞生了许多的著名戏曲家,如:梅兰芳、程长庚、谭鑫培等。
扩展资料
北京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小吃历史悠久。北京小吃俗称“碰头食”或“菜茶”,融合了汉、回、蒙、满等多民族风味小吃以及明、清宫廷小吃特色而形成,品种多,风味独特。
北京小吃大约二三百种,包括佐餐下酒小菜(如白水羊头、爆肚、白魁烧羊头、芥末墩子等)、宴席上所用面点(如小窝头、肉末烧饼、羊眼儿包子、五福寿桃、麻茸包等),以及作为零食或早点、夜宵的多种小食品(如艾窝窝、驴打滚等)。其中最具京味特点的有豆汁、灌肠、炒肝、麻豆腐、炸酱面等。
一些老字号专营其特色品种,如仿膳饭庄的小窝窝、肉末烧饼、豌豆黄、芸豆卷,丰泽园饭庄的银丝卷,东来顺饭庄的奶油炸糕,合义斋饭馆的大灌肠,同和居的烤馒头,北京饭庄的麻茸包,大顺斋点厂的糖火烧等,其他各类小吃在北京各小吃店及夜市的饮食摊上均有售。
清代《都门竹枝词》写道:“三大钱儿买好花,切糕鬼腿闹喳喳,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凉果糕炸甜耳朵,吊炉烧饼艾窝窝,叉子火烧刚卖得,又听硬面叫饽饽;烧麦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圆……”这也说明北京历来有许多风味小吃。
昔日北京不少家喻户晓的小吃,由于时代变迁等诸多因素,早已消失,有的也很少见到,但是,大多数小吃保存了下来,有些小吃店还开到了一起,这样很大程度上方便了顾客。
参考资料老北京百度百科
惹不起的三种人(导语)在清代,有三种人是老百姓惹不起的:剃头匠、算命先生和乞丐。问项上人头多少中国人历来对头发非常重视。追溯到上古时代,就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的伦理观念,于是,捍卫头顶上的青丝成了炎黄子孙的责任。自秦汉至明,头发不可毁伤的祖训更是深入骨髓。但是到了清朝,人们却跟头上的三尺青丝过不去,还因剪发或者剃头闹出革命来。
1644年,起于塞北马上民族的八旗兵,势如破竹地入主中原,推翻了明王朝、确立了清朝统治之后,便开始推行这个民族古怪的结辫方式――即“半�半留”的�发制度。1645年8月,顺治发布上谕,宣布“今者天下一家,岂容违异?自今以后,京师内外,限旬日尽令�发”。
汉人一开始无法接受。一把青丝不仅受之父母,而且成了忠于明朝的象征。于是那些保持汉节、拒不降清的人,宁可丢了性命,也不肯屈从满人、剃去前颅之发。于是有了“扬州十日”,有了“嘉定三屠”,有了“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说法。
最初清军在街道、路口搭个棚子,旁边竖一根旗杆,上面悬挂着“剃头令”圣旨,谁要是敢不剃头,割下头颅挂在旗杆上。多次屠杀之后,人们也认识到为了辫子丢命,多少有些得不偿失,于是也就在暴力面前低头了。
不知是否因为“剃头令”催生了新行业―――自从颁布“剃头令”后,剃头匠人手不够,因此剃头行当已不再是清军的事情,清统治者准许清军入关时虏来的民夫领取牌照做剃头生意。从此,北京和其他地区开始出现私人剃头行业。但那时发生在剃头棚里强行剃除过往行人的长发,违抗不从者当场杀死的场面,却让老百姓见到剃头的便不由得不寒而栗。以前有一副对联:问项上人头多少,看老夫手段如何。说的就是剃头的,听起来就像杀人的刽子手一样。
剃头业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行业。走街串巷的剃头匠们挑一副挑子,一头是火罐,上面的铜盆盛着热水,旁边也有一根旗杆,但渐渐由挂“剃头令”圣旨变成了行当的标志;另一头是长方形的小柜子,小抽屉里放着剃刀、梳子等工具,放在地上便是顾客的坐凳。
剃头匠的工具在清初均为官方发给,私人不得制作、不得增减。后来有所放宽,民间可以制作,据说雍正时白云观的一位罗姓道士还曾发明改进过一些剃头工具。作为一名剃头匠,需要掌握多种技能,诸如梳(梳发)、剃(剃头)、编(编辫子)刮(刮脸)、剔(清眼)等。有的还会捏、拿、捶、按等按摩术。一位熟练的剃头匠给顾客剃发,动作麻利,干净利落,不亚于艺术家在娴熟地创作。
穷算命、富烧香
中国人相信天命,由来已久。就像中国人对待宗教的态度一样,对于命运,以及占卜算命之事,不少人徘徊在信与不信之间。他们既相信“生平造化皆有命,相法玄机定不容”,相信“贫者自贫,富者自富”,又相信算命先生算出哪天自己会时来运转。
算命,即是把人的出生年、月、日按天干、地支依次排列成八个字,再以本干支所属五行生克来推断人的气数和命运的一种迷信方式,俗称“批八字”。旧时订婚时所交换的双方庚帖即“八字帖”,首先得让算命先生给掐算,无克无忌方可订。
相传算命术始创于战国时代的鬼谷子,历代算命师傅皆尊其为祖师爷。算命先生给一个人批八字,即是从一个人的八字来推论其六亲。所谓六亲即是:祖上、父母、兄弟、妻妾、子女、孙子六项。算命讲究的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人事可断了。大约在明清以前,对算卦还是比较讲究,且有自己独特的命学理论作依托。到了清末以后,则发展到遍地卜家、四处卦摊的局面,绝大多数算卦者做的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根本对此不甚了了,只是摇动口舌,信口雌黄,胡言乱语赚取些银两糊口温饱罢了。
按照江湖上的说法,算命的属于吃开口饭、靠嘴皮子赚钱的营生,实际上干的是耍人和骗人的勾当。但偏偏有人爱听些算命之言打发时光、寄予希望。中国古来就有一句话,叫做穷算命、富烧香。有钱人总是去庙里烧香,祈求平安,而穷人总是认为自己的命不好,才会请算命的给他们算算是否有出头之日,然后怀抱一种希望痴心等待。
云南算命很厉害的师傅和老北京有什么习俗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